智能体是什么
智能体的英文是 Agent,AI 业界对智能体提出了各种定义。个人理解,智能体是一种通用问题解决器。从软件工程的角度看来,智能体是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,具备规划思考能力、记忆能力、使用工具函数的能力,能自主完成给定任务的计算机程序。
大语言模型很强大,就像人类的大脑一样拥有思考的能力。如果人类只有大脑,没有四肢,没有工具,是没办法与世界互动的。如果我们能给大模型配备上四肢和工具呢?大模型是不是就会打破次元壁,从数字世界走向现实世界,与现实世界实现梦幻联动呢?
大语言模型(后文将用 LLM 指代)可以接受输入,可以分析&推理、可以输出文字\代码\媒体。然而,其无法像人类一样,拥有规划思考能力、运用各种工具与物理世界互动,以及拥有人类的记忆能力。
LLM:接受输入、思考、输出
人类:LLM(接受输入、思考、输出)+ 记忆 + 工具 + 规划
如果我们给 LLM 配备上:与物理世界互动的工具、记忆能力、规划思考能力。LLM 是否就可以像人类一样,能够自主思考并规划完成任务的过程,能检索记忆,能使用各种工具提高效率,最终完成某个任务,这便是智能体。
如上图所示,在基于 LLM 的智能体中,LLM 的充当着智能体的“大脑”的角色,同时还有 3 个关键部分:
规划(Planning) : 智能体会把大型任务分解为子任务,并规划执行任务的流程;智能体会对任务执行的过程进行思考和反思,从而决定是继续执行任务,或判断任务完结并终止运行。
记忆(Memory): 短期记忆,是指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的上下文,会在子任务的执行过程产生和暂存,在任务完结后被清空。长期记忆是长时间保留的信息,一般是指外部知识库,通常用向量数据库来存储和检索。
工具使用(Tool use) 为智能体配备工具 API,比如:计算器、搜索工具、代码执行器、数据库查询工具等。有了这些工具 API,智能体就可以是物理世界交互,解决实际的问题。
智能体对比模型
为了更清晰地理解智能体和模型的区别,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:
*注:在智能体语境中,一轮对话指的是系统接收一个查询并生成一个响应的完整交互过程。
总结
智能体其实就是通过代码开发的,给大模型配上了一些可以调用的工具(例如计算器、网络搜索引擎等)的程序,又或者是通过一些特殊提示词让大模型执行特定的动作(例如输入一段内容,由大模型判断其对错或者对其进行分类)的程序。
智能客服、RAG知识库就是智能体